大胆走在大湾区前沿丨从“不直观通关”到常规通关,大湾区一体化正在加速

大胆走在大湾区前沿丨从“不直观通关”到常规通关,大湾区一体化正在加速

勇立潮头大湾区丨从“无感通关”到每日通关 湾区融合加速度104名运动员6次过境,一刻不停。这样平静的通关场景,出现在第十五届全国锦标赛男子个人赛上。港珠澳大桥上发生的“速度与激情”,创下了全运会历史上赛道上最长跨境赛事的纪录。跨境活动“感应授权”以香港、珠海、澳门的桥梁为纽带。这条全长231.8公里的超长距离跑道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与港珠澳出入境管理局合作,创新推出“预查验处理+闭环管理”模式。活动期间,北斗预先记录整车、车辆、物体的位置,实现“一地查验、三方互认”。无需延误、等待或联系。队员们以每小时40公里左右的速度快速而“无用”地通过海关。所有景点都生动地体现了粤港澳三地在大湾区日常生活中的密切合作。高效出行 一场跨境自行车赛,半天穿越三点,大湾区日常通关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陈芙蓉,香港城市大学物理科学研究所(福田)院长。他每周往返于香港九龙塘和深圳福田之间数次。高效便捷的通勤将使他和他的团队充分利用深港两地“两城通”的优势,不断取得科研新进展,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人才和资源的高效流动。湾区泉水潺潺。截至八月今年5月25日,深圳、香港陆路口岸进出港旅客突破2亿人次。创新活动比去年提前了40天。两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共同诠释着大湾区的一体化进程。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血液和灵魂,让融合的历史每天都充满新的可能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